互聯網巨頭布局零售業,永輝超市的成功與蘇寧云商的沒落
兩年前,時居中國第一、第四大的互聯網上市公司阿里巴巴(BABA.N)和京東(JD.O)分別牽手零售企業蘇寧云商(002024.SZ)和永輝超市(601933.SH),被外界看作是線上線下融合潮的到來,以及在互聯網巨頭的影響下新零售業開啟。
2015年8月7日,京東與永輝超市達成戰略合作。京東以每股人民幣9元的價格認購永輝超市新發行的普通股,交易總金額為人民幣43.1億元(約合7億美元)。交易完成后,京東持有永輝超市10%的股權。
隨后,2015年8月10日,阿里巴巴與蘇寧云商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根據協議,阿里巴巴以每股15.17元的價格,總計283.4億元人民幣投資蘇寧云商,并由此持有蘇寧云商19.99%的股份。
兩年過去,從資本市場來看,蘇寧云商的最新收盤價格為11.2元,股價與兩年前比下跌17%;永輝超市的最新收盤價格為7元,與兩年前相比上漲43%。
資本市場給出不同的反應是因為兩對組合產生了不同的“化學反應”。
京東“聯姻”永輝超市,后者業績不斷攀升。
2016年,永輝超市的業績亮眼,凈利潤翻倍。其2016年的財報顯示,全年營業收入為492.32億元,同比增長16.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42億元,同比增長105.1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0.87億元,同比增長67.33%。
永輝超市最新的業績快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再次大幅增長,實現營業收入283.17億元,同比增長15.49%;歸母凈利潤10.51億元,同比增長56.94%,超出此前預期。永輝超市二季度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預計為130.55億元和3.0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7.6%和55.49%。
永輝超市與京東的結合之所以漸入佳境,其主要原因是它們最開始就是“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京東的優勢主要集中在互聯網流量、物流和倉儲;而京東的劣勢也很明顯,在生鮮和熟食等電商不好覆蓋的領域。
京東想要保持和鞏固在電商領域的江湖地位,一定要實現電商平臺全覆蓋。于是,京東找到了一個與自己最匹配的“切合點”——永輝超市。
永輝超市的目標是想以生鮮為切入點,做全品類的零售商。其最大的優勢也是京東最大的劣勢所在,即生鮮、熟食等經驗成熟。其次是門店多。而永輝超市的劣勢則在于,線上流量缺乏,最后一公里配送覆蓋不足。而這,又恰恰是京東的優勢。
兩者優勢互補,形成了“永輝超市供應鏈+就近的門店+京東的入口流量+京東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的解決方案。
這樣大大提高了永輝超市生鮮食品的吞吐容量,擴大了生鮮食品的覆蓋范圍;其次單店營收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牽手”之后,“版圖”的擴張帶動收入增長。擴張帶來規模效應持續釋放,供應鏈資源整合,導致單位采購成本下降,毛利率得到不斷提高。
業績預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永輝超市營業利潤率和凈利潤率分別為4.3%和3.7%,較去年同期均提升了1個百分點,利潤率持續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來門店不斷擴張所致。
此外,永輝超市2016年度新開門店105家(包含永輝會員店、超級物種及優選店),同店營業收入增加1.9%。財報中提到,公司的毛利率從2014年的19.66%提升至2015年的19.83%,2016年則達到20.19%。
根據公司官網,永輝超市2017年上半年新開BRAVO門店35家,新開賣場和超級物種各1家,加上未公布的優選店和會員店,預計公司已經完成此前計劃2017年新開門店100家的半數。
群益證券(香港)預估,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已開業門店約540家,其中年滿2年的成熟門店約350家。
反觀蘇寧云商,主營業務的業績卻并沒有在與阿里的合作中“獲益”,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態。
2017年4月29日,蘇寧云商發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的報告,報告期間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3.77億元,同比增17.38%;歸屬母公司凈利潤0.78億元,同比增126.43%。報告稱,蘇寧云商在2016年第四季度便實現了盈利拐點,盈利能力持續增長。
但仔細查閱蘇寧云商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可以發現,報告期內的投資收益為1.56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78億元,而歸屬于母公司扣非后凈利潤則虧損0.78億元,仍處于虧損狀態。
也就是說,蘇寧云商的收益并不是依靠主營業務業績所得,而是依靠資本市場操作和變賣固定資產變現、閑置資金開展投資理財帶來的投資收益獲得。
2016年的業績情況與此類似。
蘇寧云商2017年3月31日發布的2016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85.85億元,同比上升9.62%;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7.04億元,同比下降19.2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后,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11.08億元,未能擺脫虧損局面。
2016年財報中顯示的7.04億元凈利潤,是依靠其出售北京京朝蘇寧電器有限公司100%股權獲得的9.88億元,以及同年,蘇寧云商完成以部分倉儲物業為標的資產開展的相關創新型資產運作,交易獲得3.94億元。
出現這種結局,主要是因為阿里巴巴入股蘇寧云商在一開始就顯得有點兒“先天不足、貌合神離”。
首先,阿里巴巴“牽手”蘇寧云商,切入的商品是電器,這與京東“聯姻”永輝超市的切入點生鮮完全不同。生鮮產品面向的客戶群體巨大,毛利小(一般低于12%)而購買頻次高,用戶粘性強,與京東的高流量結合,相得益彰;而蘇寧所賣的電器,單價高購買頻次小,阿里巴巴與蘇寧相結合,會對已經進駐淘寶和天貓的其他電器商家形成打壓。因為這些商家并不能獲得蘇寧線下店的支持,所謂的線下體驗還只局限于蘇寧自己的產品。
相反,蘇寧天貓旗艦店的上線,實質上是在同一平臺增添了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而且該對手還能獲得阿里的流量和營銷支持。這對于阿里巴巴平臺經營同類產品的商家必然是個壞消息。
其次,合作的初衷是阿里想獲得蘇寧云商的線下渠道,但阿里在物流方面已有布局,除了構建自有的菜鳥網絡,也于2013年投資海爾日日順,再加上蘇寧物流,不禁讓人感覺有重復投資之嫌。
據業內人士透露,阿里物流體系中帶頭的菜鳥網的業績亟須突破,因為進駐它的倉儲體系的商家低于預期,利用率低。

相關閱讀推薦
-
無人便利店是否會成為零售業的一個突破
作為繼共享單車之后又一備受關注的新業態,無人便利店賽道上現已布滿諸多玩家。那么,他們是如何看待新零售場景下的市場和競爭?在無人店...
-
餐飲管理系統未來方向
餐飲系統于傳統企業轉型有著無可厚非的基礎作用,能有效規劃人力,時間,管理數據的重要作用。...
-
以繽果盒子為鏡,未來無人零售趨勢
無人便利店是否真的是未來智能零售的方向,還是資本推動下的喧鬧,仍然眾說紛紜。在前段時間的繽果盒子發布會當中,我們發現無人零售領域...
-
亞馬遜瞄準咖啡業挑戰星巴克
全食一類的高檔食品雜貨連鎖店已經打敗了數個如Safeway或Kroger的強大傳統雜貨店,但在星巴克面前,Blue Bottle...
-
微信全面封殺淘寶客,社交電商是最后的出路
過去的兩年時間里,所有的電商獨角獸都停止了增長的步伐,這意味著在品類擴張中失敗了,在新用戶增長中失敗了,在用戶留存率上失敗了。...
熱點文章推薦閱讀
-
網易原創漫畫引發的營銷靈感
提及漫畫元素和服裝的融合,多數人都會想到 cosplay...
-
中山(佛山)電子質保說明書系
互聯網的發展影響下,特別受到敏感影響的傳統企業紛紛開始學...
-
微信小程序更新功能支持推廣小
11月9日晚間,微信官方賬號“微信公眾平臺”發布消息,介...
-
未來3個數字營銷熱門職位
商業世界正進入高速轉型期,幾年前還被認為是「新興頭銜」的...
-
社交軟件將成VR重頭戲
微軟在上周推出了新的混合現實平臺,并表示VR和AR的結合...
-
中山家電掃碼用戶質保登記系統
無處不互聯網,科技改變生活。質保系統連接終端消費者,提升...